2012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和分校的共同努力下,理工学院以学校发展为导向,以“聚焦内涵、创新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分校服务、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服务和推动教师发展,学院办学能力显著提升。
一、获得本科办学权和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7月上海开放大学获得3个本科专业的办学权,其中软件工程(信息服务)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由理工学院建设,9月开始招生。2014年6月顺利通过本科新专业评估,两个本科专业被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增设为学士学位授予专业,2015年春季首批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共计40人,占全校获得学士学位人数的80%,截至2018年5月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共计456人。
二、专业结构优化和新专业建设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双证融通、专本一体化、强化实践技能等原则,2014年起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对计算机两个专科、软件工程(信息服务)和机械电子工程的进行专业结构优化,两个本科专业的毕业总学分减少到71学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造后课程总门数减少20门,其中专业课减少17门,大大融合了相关课程。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2017年获批高起本的机械电子工程(工业机器人)新专业,这是上海开放大学首个高起本专业,突破原有的办学层级,首次招生55人。
三、在线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
2015年启动20门课程的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占当年全校在线课程建设的32%,截至2017年底已经完成68门课程的资源建设,计算机专业的在线资源已经做到全覆盖,未来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精”发展,在历年第三方资源评审中,理工学院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的优良率均在85%以上,在全国各类资源大赛中,近30件作品获得一等奖。
为了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探索开放教育新模式,理工学院率先启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教研微信群,实现了教研活动的网络化、常态化和实时化。
四、双证融通工作
在教委和人社局的领导下,在教务处的协助下,理工学院在4个专业中开展网页设计、网络安全、数控、电工等13个证书的双证融通工作,占全校“双证融通”项目的86.7%。积极联合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将非学历教学内容和学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文件编写、理论题库建设、技能操作题库建设等相关工作,共计完成64门课程的开发任务,上海开放大学全系统共计有9个证书启动了招生工作。
五、实验室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针对学科实验教学环节,结合双证融通特色,考虑学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逐年申报课程实验系统资源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液压、3D打印、机器人、维修电工等实体实验室建设和赛为教学平台、ERP、信息安全等虚拟实验室建设。学院注重实验室应用,提升实验室效益,平均每年完成学院本部15门课程实验辅导,完成系统分校近2000人次、1500学时的教学服务。2017年完成了学院实验室十三五规划任务。
六、制度建设
为了积极探索二级学院改革,理工学院2016年确立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明确学院领导的职责分工。2016年为了打破专业负责人的壁垒,学院率先试点成立教研室,探索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明确教研室的职责,为2017年学校设立教学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7年学院为了探索学院学术管理体制,成立上海开放大学理工学院教授委员会。同时,为了强化系统学科专业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成立系统计算机学科中心组、机电学科专业组,增强系统专业教师向心力。
七、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理工学院对近几年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我们从开放教育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学习者认知与学习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习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探索、评价体系完善、学生活动创新等六个方面不断进行实践与总结,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成果 “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获得上海开放大学一等奖。
八、成立传智播客学院
为进一步优化理工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有机对接,打造产学研一条龙,理工学院牵头与江苏传智播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同时成立上海开放大学传智播客学院(挂靠理工学院),2017年首次招生333人。
17年4月机电中心组成立会议
17年9月教师指导学生创新研究项目
17年11月学术月活动复旦吴杰教授学术讲座